十五运会的脚步渐行渐近,深圳赛区场馆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曾见证2011年大运会的深圳大运中心,历经智能化改造与人文升级,在省执委会的初步验收中,成为深圳首批通过验收的比赛场馆之一。
依据国际标准焕新,硬核科技加持
根据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项目布局,龙岗区负责竞技体育组游泳、篮球(五人制女子22岁组)、足球(男子20岁以下组,男子18岁以下组),群众体育组门球以及残特奥会游泳项目筹备工作。为确保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赛事的顺利举行,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牵头实施了场馆的维修改造工程,大运中心三大场馆全面迭代。体育场新增双面高分辨率LED屏,同步国际田联/足联赛事标准,其跑道获国际田联一级认证,跻身国内顶尖田径场序列;老旧扩声系统升级为沉浸式声场,配合地坪裂缝修复与草皮更新,实现视听触多维体验提升;智能监控与网络安全系统构建数字防线,实现Wi-Fi全场覆盖,科技提升观赛体验。
有爱无障碍设计,彰显城市温度
场馆流线中嵌入30余项无障碍改造,独立无障碍卫生间采用智能感应门禁、观众席增设低位观赛专座与陪护席位、停车场划设新能源车无障碍充电专区等。"特别增设了无障碍停车位和落客区,优化了观众的整体出行体验。"项目负责人透露。
大赛基因传承,助力全民健身
这座拥有29万㎡建筑体量的体育综合体,曾承办法国超级杯、CBA联赛等20余项国际赛事。如今依托52万㎡空间载体,新增智慧餐饮区、赛事文化展廊等公共服务模块,在十五运会后将转化为全民健身场所。
随着十五运会临近,大运中心正以"科技硬实力+人文软服务"的双重升级,静待四海健儿共谱湾区体育新篇章。
文 | 记者 陈旭泽
图 | 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