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话体坛 | 2024年,“超绝松弛感”书写体育发展新篇章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赵亮晨 发表时间:2024-12-31 19:44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赵亮晨  2024-12-31

2024年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体育大年”。包括奥运会在内,各项大赛赛程频密,各种纪录层出不穷,令观众大呼过瘾。

同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各路选手们的超绝“松弛感”。

“这能说吗?今天终于他们所有人都拿下了!”“冠军是我们的,不满意的应该是他们。”潘展乐不但在巴黎两次站上最高领奖台,将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提升了足足0.4秒,把身边所有人都甩到了脚后跟,还在混合泳接力决赛力挽狂澜,打破了美国人保持了40年的垄断局面。更难得的是,无论在泳道中比赛还是赛场下接受采访时,他都显得如此举重若轻。

郑钦文一路苦战,拿下中国选手在奥运网球女单项目的历史第一金。然而即便在最累的时候,她还能轻松上演潇洒绝伦的滑步救球,再接一个四两拨千斤的反手截击,轻重之间的转换无比丝滑。

全红婵蝉联跳水女子十米台冠军,还和队友陈芋汐默契地拿下双人冠军,成为中国军团最年轻的奥运“三金王”。在场上断崖式领先上演“水花消失术”的她,同样精通“压力消失术”——场下的她经常穿着拖鞋,书包上挂满了公仔,粤式“松弛”让她备受人们的喜爱。

王欣瑜和张之臻在赛前一小时才临时组队报名奥运网球混双比赛,当时的王欣瑜连一双合适的红土球鞋都没有,穿着硬地鞋就“哐哐”地上了场。一段奇妙之旅就此开启,他们一路杀进了决赛,创造了中国网球混双的历史。在比赛中丢分时,他们相互之间微笑着相互鼓励,刚打开电视的观众甚至会以为他们才是得分的一方。

类似的“松弛感”,在中国军团无处不在:樊振东在群敌环伺的男单赛场,一边“逆最难的转”,一边不忘模仿姆巴佩的庆祝动作,甚至后来还引来对手的“二创”;“干饭哥”盛李豪和“阿条姐”黄雨婷就像他们的网络ID一样淡定,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射落一个又一个冠军。

“松弛”不只是自我解压的方式,更是内心自信的外化。“松弛”不是强行给自己下命令就能得到的状态,而是一种技术,是需要无数次紧张的反复训练之后才能出现的豁然开朗。就像傅聪说钢琴家最羡慕的手,就是“柔弱无骨”,你觉得它是软绵绵的,但它一发力,“唰”一下就上去了。运动员的“松弛感”,同样如此。

运动员的“松弛感”,既来自厚积薄发的自信,也来自对运动本身的恒久热情。61岁的倪夏莲是巴黎奥运最年长的选手,她在乒乓女单淘汰赛上遭遇23岁的孙颖莎,而就在一轮之前,她还在毫无藏私地帮助孙颖莎模拟该轮的对手——对她来说,享受参赛的过程,就是目的本身;在四年前的欧洲杯比赛中心脏骤停的丹麦中场球员埃里克森时隔四年重新站上欧洲杯的赛场,帮助他恢复状态的,不只是胸膛内的心脏起搏器,还有他对足球的爱。

“松弛感”还体现在体育产业的不断拓展。在中国的大小乡村,“村BA”和“村超”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不但办赛范围不断扩大,连卡卡这样的国际球星也来到现场,而且当地的土特产和名胜风景也随着直播镜头,让无数观众“种草”。当人们对运动最质朴的热爱和日益发展的乡村、和越来越完善、细化的办赛思路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2024年,中国代表团获得40金27银24铜,创造了境外参加奥运会的最佳参赛纪录;2024年,我国运动员在各项大赛的33个项目上获得194个世界冠军,数量创历年之最。而在竞技体育不断创造新高的同时,随着2025年十五运会在粤港澳大湾区盛大举行,全民体育的理念势必将越来越深入人心,全民健身的设施也将更趋普及完善。

中国正稳稳地走在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路上,在继续变得“更高更快更强”的同时,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也一定会变得“更松弛”。

文 | 记者 赵亮晨

图|视觉中国

编辑:郝浩宇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